股市指数点位计算逻辑
以沪深300指数点位的计算方式为例:
计算公式
沪深300指数采用 加权平均法(自由流通市值加权),核心公式是:
其中:
- 自由流通市值 = 股价 × 自由流通股本
- 基期样本股自由流通市值:2004年12月31日的数据(基点设为1000点)
- 基点:1000
示例
假设沪深300只有3支股票(真实情况是300,只是为了演示)。
(1)基期(2004年12月31日)
股票 | 自由流通股本(股) | 股价(元) | 自由流通市值(元) |
---|---|---|---|
A | 1亿 | 10 | 10亿 |
B | 2亿 | 5 | 10亿 |
C | 5千万 | 20 | 10亿 |
合计 | — | — | 30亿 |
基期总市值 = 30亿,对应指数点位 = 1000点。
(2)现在的情况
股票 | 自由流通股本(股) | 股价(元) | 自由流通市值(元) |
---|---|---|---|
A | 1亿 | 15 | 15亿 |
B | 2亿 | 8 | 16亿 |
C | 5千万 | 25 | 12.5亿 |
合计 | — | — | 43.5亿 |
现时总市值 = 43.5亿。
(3)指数点位计算
也就是说,这3支股票(代表整个指数)的市值相比基期上涨了 45%,所以指数点位从1000点涨到1450点。